2018-11-04
閱讀量:
930
日期、時間解析函數(shù)
parse_datetime() 期待的是符合 ISO 8601 標準的日期時間。 ISO 8601 是一種國際標準,
其中日期的各個部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,即年、月、日、小時、分鐘、秒:
parse_datetime("2010-10-01T2010")
#> [1] "2010-10-01 20:10:00 UTC"
# 如果時間被省略了,那么它就會被設置為午夜
parse_datetime("20101010")
#> [1] "2010-10-10 UTC"
這是最重要的日期 / 時間標準,如果經(jīng)常使用日期和時間,我們建議你閱讀一下維基百
科上的 ISO 8601 標準。
? parse_date() 期待的是四位數(shù)的年份、一個 - 或 /、月、一個 - 或 /,然后是日:
parse_date("2010-10-01")
#> [1] "2010-10-01"
? parse_time() 期待的是小時、 :、分鐘、可選的 : 和秒,以及一個可選的 a.m./p.m. 標識符:
library(hms)
parse_time("01:10 am")
#> 01:10:00
parse_time("20:10:01")
#> 20:10:01
因為 R 基礎包中沒有能夠很好表示時間數(shù)據(jù)的內(nèi)置類,所以我們使用 hms 包提供的時間類。
如果這些默認設置不適合你的數(shù)據(jù),那么你可以提供自己的日期時間格式,格式由以下各
部分組成。
年
%Y(4 位數(shù))。
%y(2 位數(shù); 00-69 → 2000-2069、 70-99 → 1970-1999)。
月
%m(2 位數(shù))。
%b(簡寫名稱,如 Jan)。
%B(完整名稱,如 January)。
日
%d(1 位或 2 位數(shù))。
%e(2 位數(shù))
時間
%H(0-23 小時)。
%I(0-12 小時,必須和 %p 一起使用)。
%p(表示 a.m./p.m.)。
%M(分鐘)。
%S(整數(shù)秒)。
%OS(實數(shù)秒)。
%Z
(時區(qū), America/Chicage 這樣的名稱)。
注意,要當心縮寫。






評論(0)


暫無數(shù)據(jù)
推薦帖子
0條評論
0條評論
0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