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11-04
閱讀量:
1493
tibble的打印
tibble 的打印方法進行了優(yōu)化,只顯示前 10 行結果,并且列也是適合屏幕的,這種方式非
常適合大數據集。除了打印列名, tibble 還會打印出列的類型,這項非常棒的功能借鑒于
str() 函數。
tibble(
a = lubridate::now() + runif(1e3) * 86400,
b = lubridate::today() + runif(1e3) * 30,
c = 1:1e3,
d = runif(1e3),
e = sample(letters, 1e3, replace = TRUE)
)
#> # A tibble: 1,000 × 5
#> a b c d e
#> <dttm> <date> <int> <dbl> <chr>
#> 1 2016-10-10 17:14:14 2016-10-17 1 0.368 h
#> 2 2016-10-11 11:19:24 2016-10-22 2 0.612 n
#> 3 2016-10-11 05:43:03 2016-11-01 3 0.415 l
#> 4 2016-10-10 19:04:20 2016-10-31 4 0.212 x
#> 5 2016-10-10 15:28:37 2016-10-28 5 0.733 a
#> 6 2016-10-11 02:29:34 2016-10-24 6 0.460 v
#> # ... with 994 more rows
在打印大數據框時, tibble 的這種設計避免了輸出占滿整個控制臺。但有時需要比默認顯
示更多的輸出,這時就要設置幾個選項。
首先,可以明確使用 print() 函數來打印數據框,并控制打印的行數(n)和顯示的寬度
(width)。 width = Inf 可以顯示出所有列:
nycflights13::flights %>%
print(n = 10, width = Inf)
還可以通過設置以下選項來控制默認的打印方式。
? options(tibble.print_max = n, tibble.pring_min = m):如果多于 m 行,則只打印出 n
行。 options(tibble.print_min = Inf) 表示總是打印所有行。
? options(tibble.width = Inf)
表示總是打印所有列,不考慮屏幕的寬度。
可以使用 package?tibble 命令調出這個包的幫助文件,查看全部的選項列表。
最后一種方式是使用 RStudio 內置的數據查看器,以滾動方式查看整個數據集。進行一長
串數據處理操作后,經常會使用這種查看方式:
nycflights13::flights %>%
View()






評論(0)


暫無數據
推薦帖子
0條評論
0條評論
0條評論